参政党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亟待提高——中共十八大党建八大举措的启示
提到党建工作,一般多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包括干部、党员、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十八大并没有按照上述思路来表述党建工作,而是从具体工作出发,从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出发,从理想信念、党群关系、党内民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管人才、基层组织创新、反腐败、党的纪律等八个方面,强调了当前及今后五年的党建工作重心。执政党对自身建设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进一步推动和增强了参政党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参政能力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习近平总书记说“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参政党。中共十八大对参政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思想建设,以基层组织建设和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组织建设,以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以健全完善各项工作机制为重点加强制度建设,深入搞好政治交接,不断提高自身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不断增强领导班子成员和代表人士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努力建设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参政党。
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是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根本特征,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是中国政党制度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参政党建设是巩固、发展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政治协商制度的有力保障,是推进中国政党制度建设走向成熟和科学有效途径,是最大限度增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包容力的内在要求。参政党作为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党派,要认真学习借鉴执政党建设的成果和经验,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工作职能,建成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
要切实提高参政党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高素质参政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思想建设必须以坚定的政治信念为基础。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自觉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学习十八大报告,我们深刻认识到,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实现民族的团结,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参政党要结合历史与现实,引导其成员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深刻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历史必然性,自觉贯彻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总结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肝胆相照的历史经验,准确把握“同心”思想的深刻内涵,始终做到与中国共产党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
2.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并系统论述了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具有里程碑意义。参政党与执政党一样,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一个主体,参政党建设与执政党建设紧密相联,参政党的建设,对于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对于中国的协商民主制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参政党的建设,是衡量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发展道路的重要尺度。作为参政党,我们要在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中发挥自身作用,引领广大成员树立大局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协商质量,增强协商实效,理性表达诉求。
3.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的参政党,提高合作共事能力。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参政党建设也可借鉴。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的参政党,有利于发展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有利于搞好政治交接,有利于加强参政党的自身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加强学习型参政党建设,是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参政党加强参政能力建设、探索参政规律的重要基础。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根本所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建设创新型的社会主义参政党,要求我们不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使参政党的建设不断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要求;要求我们不断创新参政党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推进自身建设的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从而进一步增强参政党的创造活力。
4.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提高参政党的建设水平。中共十八大指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首次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表明科学发展观已成为指导中共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要深刻理解、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的精神实质,紧密联系自身建设和工作实际,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意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参政党组织建设。组织建设是参政党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和载体,也是政党组织功能和凝聚力的综合反映,既关系到参政党的政治面貌、社会形象和作用的发挥,又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长期存在与发展。参政党组织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领导班子建设、组织发展工作、基层组织建设,以及机关建设等方面。务必要加大组织建设力度,优化组织结构;发现、吸收、培养多层次、多领域人才;组织生活要按章程正常开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不断提高成员在实际工作中的履职水平。从而建设符合时代要求、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参政党。
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建设根本上取决于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和谐互动。坚持执政党建设与参政党建设互相促进,是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理论和政党建设理论的一个重要创新,为执政党建设和参政党建设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参政党只有切实提高自身建设科学化水平,才能在坚持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各参政党在政治协商中的地位和作用,实行多党平等合作的协商民主,将协商民主经常化、专业化和公开化,促进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胜利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