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微课已经随着翻转课堂和可汗学院在全球迅速走红并成为教育关注的热点,那么,什么是微课?微课是怎么诞生的,它的内涵是什么?微课有哪些类型?又如何制作微课呢?
关键词:微课,可汗学院,翻转课堂,微课的制作与应用
引 言:
随着大班化教学的日益增多,学生得到一对一的辅导的机会越来越少,如何让那些因病缺课的同学或者学习有困难、吃力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去学习,微课教学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事实上,并非所有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速度都一样。
一个偶然的机会到“被小班化”(生源少、老师多)的学校听课,记得是七年级的一节数学课,思想上受到了很大的震动。除了仅有的3次提问外,整节课几乎是老师从头到尾在一个人讲,教学容量显然很大,听课的老师稍不留神都会跟不上老师的思维。当时就产生了疑问:如此快速教学不夹生饭才怪。下课后,我特地留下来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全班24个学生只有3位听懂了。第二个调查几乎还是没有出乎意料:听不懂怎么办?会去找老师问问题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可见,长此以往,学生堆积的问题会越来越多,中考成绩困难也就成必然了。
那么,学生上课没有听懂怎么办?所有的同学都指望老师一对一、面对面的辅导?显然不太现实。通过我对微课的学习研究,认为微课教学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一、翻转课堂
微课的开发与翻转课堂以及其它课堂教学创新应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了解什么是微课之前要对“可汗学院”和“翻转课堂”先认识。
1.可汗学院
200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大学生salman khan毕业后在一家小规模融资企业工作。一次,他的一个亲戚的小孩叫ladiya数学成绩不好,然后呢,他的亲戚请求salman khan 帮助拉地亚辅导数学。……很快,ladiya的数学成绩得到了迅速的提升。于是,salman khan亲戚的亲戚孩子,都纷纷来找salman khan来学习数学。salman khan应接不睱------怎么办呢?他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在一边辅导孩子的同时,边在“写字板”上写,然后用一个录屏软件把它录下来,最后再把课程发布到了YouTube上。由于YouTube上面的视频是不需要付费的,他再把它链接过来。后来,这此课程很快得到了许多家长、学生和老师们的喜欢,于是 salman khan就注册了一个网站,我们国内把它翻译成“可汗学院”。
图1.可汗学院创始人萨尔曼·可汗
salman khan用最低廉的工具录制了成千上万个教学视频,从数学到物理、生物、化学、金融等诸多学科,当然也包括自然历史揭密等课程,而且准备让它们永远免费下去。
2013年4月,《时代周刊》评出了2012年影响世界的百人榜,可汗位列第四。比尔·盖茨给予了高度评价:“就像很多伟大的革新者一样,萨尔曼·可汗原先并不打算改变世界,他只是试图帮助在美国另一头的中学生表妹辅导代数课。”
现在,无论你在哪里,享受到世界一流课程已经成为现实。
2、翻转课堂
2007年,在科罗拉多州两个化学老师学校化学教师的Jon Bergmann和Aaron Sams,他们提出了一种教学模式:用一个录制POWER POINT的软件,然后,他用这个软件把自己讲课的内容录制了下来。然后,录制的课程发布到互联网上,给那些因病缺课的同学或者学习有困难、吃力的同学可以进一步去学习。于是,这些课程便开始传播。很多学生、家长和老师都喜欢他这些课程。
他们给它起了一个名子,叫“ The flipped classroom”,国内很多人把它翻译成“翻转课堂”。也有人把它翻译成“颠倒教室”,当然,也有一些其它不同的翻译方法,这是科罗拉多洲的两位化学老师的发明创造。这种教学法得到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认可和支持,然后,很多老师就开始使用在线视频,让学生在课外学习这些课程。然后,在课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协同工作”、“答疑”,或“扩展知识”,来巩固他们学习的内容,这就是翻转课堂。
“试验发现,并非所有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速度都一样。而不幸的是,学校建立的学习方式,只能使学生们用同一种方式,在同样的时间,学习同样的内容。这想,应该找到一种新的方式来改变这一现状,……现在找到了”,来自美国密歇根州的一名高中理科教师说:“我尝试过许多异化教学和分层次教学”, “可汗学院教学视频时间短小,页面以屏幕录屏为主,讲解过程中有涂鸦,错误的地方可以擦掉修改,亲切自然、条理清晰。通过这些视频,我的学生已经能够按照他们自己的进度来完成课程,虽然我没有在课堂上讲课,但学生可以随时得到他们需要的信息,我就能用‘多余’的时间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
翻转课堂是什么呢?其实就是学生在家里按照自己的进度观看课程视频,然后,通过在线论坛 与老师和同伴交流沟通,最后回到课堂教学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课堂活动,参与问题解决、实践应用和提问答疑。也就是说,把过去的模式正好倒置过来,把场景做了一个转换:学生前一天晚上在家里通过网络学习新的知识,通过视频来学习新的知识,然后第二天早上他们到学校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合作学习,开展研究性学习,再来扩展这些知识。
3、混合学习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教育也发生了很多变化,除了有“面对面教学”,又开始有了“在线教学”模式,在这个基础上,又产生了第3种新的教学模式——“混合学习”。
所谓的“混合学习”模式,就是把“面对面教学”和“在线教学”有机的组合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2009年,美国教育部发布了一个报告:这个报告对1996年至2008年期间所完成的一些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有了这么3个发现:
当然,这一结论受到了不少研究者的置疑或批评。因为,我们现在绝大多数的课程都是面对面教学模式,组织形式也是这样。而在美国形成了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很多中学生回到家里通过网络在可汗学院里学习课程,然后回到教室里去开始与老师一起做研究,形成了这样的一种混合学习模式。
4、翻转课堂的好处
翻转课堂有什么的好处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可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据胡铁生老师的调查表明,从小学四年级开始,很多家长开始没有办法辅导自己孩子的作业了,很多学生的学习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2)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没有挫折感
其实,平时学生中学生一定会有挫折感的。因为他们在家里做功课,他们常常难免会遇到挫折;而现在呢,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在课堂上从事研究工作,他们在课堂上可以得到老师的及时帮助——不再受挫折的困挠。
(3)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个性化”指导
老师在教室里面可以来回指导学生,可以观看学生他们研讨和具体学习的情况,而且中间可以随时叫停,然后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难点、重点和学生共同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尤其老师在指导的过程中可以观察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得到老师及时的指导。
图2.“团体课程”和“一对一课程”学生受关注时间比较
(4)通过翻转课堂,在线视频取代老师讲授,实现了混合学习模式
其实,在“面对面教学”、“大班化教学”要实施“个性化辅导”非常困难。很多同学得不到个性化及时的支持和辅导,而是在混合学习课程里面,就可以做到这一点。
(5)增加了老师职业幸福感
很多老师在自己的职业里为什么没有幸福感,而却常有职业倦怠感。相对而言,大学老师的职业倦怠感比中学的老师要好很多,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中学老师进行的是重复性工作。如果老师能够不断把重复性工作集中做下来,让学生自己点击,自己去学习,如果对学生个性化辅导能够得到实施的话,那么,老师的职业幸福感我想一定会得到一点提升。
所以,翻转课堂的实质是增加了学生和老师互动和个性化沟通,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的环境, 教师不再是讲台上的圣人,而是身边的导师;翻转课堂还实现了直接指导和建议式学习的混合模式,让那些因其它原因未参加活动的学生不会被落下功课,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个性化教育,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得更主动。
其实,翻转课堂对老师来说也是一个挑战,也许会改变教师的未来。老师的重点可能会由是讲课向辅导转移,老师不再是满堂灌的输送者,开始从讲台走向学生身边,开始花更多的时间和学生在一起。
微软教学设计总监对翻转课堂高度评价:翻转课堂是指教学者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同学之间、同学与老师之间有更的沟通和交流。
随着信息与通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进入了WEB2.0时代,人们之间的交通与学习变得越来越快捷、高效。现在的学习可以称的上是anywhere; anytime、anydevice,我们真正开始进入了一个微时代。
《人民日报》在2013年5月2号刊登了“互联网技术升级 ‘微时代’我们怎么阅读?”的文章,文章认为,如果将“微阅读”视作洪水猛兽,那也确实为过了。事实上,“微阅读”与传统阅读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针锋相对的关系,相反,它是获取信息和日常社交最便捷、最有效的手段,已经成为传统阅读的有益补充。所以,作为老师,与其恐慌,不如接纳。
图.3学科微问题:为什么“木头成4段需锯4次”了?
1、慕课
MOOC的全称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是指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中文被焦建利教授译为“慕课”。2012年由美国著名大学发起,随即红遍全球。慕课和传统的视频教学不同,他专门有提交作业、讨论、成绩测试等功能,学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按要求完成相关课程。目前世界上主要的MOOC平台有:课程时代(Coursera),在线大学(Udacity)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在线课程项目(edX)。
爱课程与网易联袂打造的中国大学MOOC平台正式上线,全国所有高校均可通过此平台进行MOOC课程建设和应用,目前已经上线近百门课程,首批 “985工程”高校课程已经开课。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由任课教师签发课程结业证书。当然,目前这些证书还仅仅是一种荣耀,但更是个人成长的里程碑。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也表示,教育部将加强研究在线课程与现实课程的等效互认、校际间学分互认、证书发放等方面的制度,以跟上网络教学变革的步伐。
图4.中国大学MOOC
2、微课
微课的概念,在国内是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铁生先生率先提出来的。他认为微课是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即以视频为载体,记录老师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 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 “教与学过程”。
微课虽然以课堂教学视频为主线,但却整合了相应的多样资源,如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素材和课件、老师教学反思、学生反馈评价,及学科老师互动点评等。
微课的概念并不新鲜,但是微课符合时代发展的特点,符合今天移动化学习的需要。
全国微课程大赛、全国高校微课程比赛、中国教育技术协会组织的微课程比赛也如春笋般的兴起。山东、广东、江苏、深圳等教育局都举办了微课大赛,在国内产生的较大的影响,微课目前课已经成为了广大师生喜闻乐见的一种资源表现形式。
图5. 微课大赛
3、微课的特点
微课最核心的资源就是微视频,又称之为课例片断或视频片断,但是微课的内涵远远不止这些。其实,微课的提出与当前社会的大背景有关。因为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化时代,进入了一个WEB2.0时代,随着无线网络的带宽提高,数字化的设备,如智能手机、MP4、IPAD,笔记本电脑都已经普及了,这个时候,微的东西就来了,微博、微信、微视频等。
微课具有十分广阔的教育应用前景,它不仅有矮小精悍、主题突出、情景真实、动态生成、交互性强等特点,而且还有使用方便。一般情况下,一节微课只是基于一个知识点的制作,如果知识点太大了,可以把它分成若干个小的知识点。所以,微课的容量较小,时长较短,而这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也方便老师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视频观摩、研讨、反思和研究。专家评审等。